新時代鄉村規劃該如何做?
2022-03-08 11:10:32 ()次瀏覽
要知道我國鄉村的基礎設施存在不足,同時由于地大物博,各個地區的鄉村振興戰略都存在差異,需要因地制宜,所以如果不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合理規劃與布局,就會影響該戰略的推動,同時也很難滿足農民發展生產的要求,所以要明白一個點,規劃鄉村建設是很重要的一個點。所以在現代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,鄉村建設與規劃又該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呢?不妨從這三方面了解一下:
1.建設宜居新鄉村,提高建筑水平與質量,同時尊重村民意見
很多人以為建設新鄉村就是需要將農民的土房子全部拆掉,轉而建造成百上千棟模樣相同的房子,導致整個鄉村的格局都一模一樣,完全沒有自己的特色,這樣的行為非但沒有美化鄉村,反而讓它失去了其本身的特點,同時需要明白一個點就是,并不是所有的居民都希望將自己的房子拆掉,轉而修建新房子,在不少人心里,老房子承載著記憶與感情,他們喜歡住在老房子里面,所以需要尊重村民自己的愿望。
同時國家也提出了一點要求就是,各地區必須落實要求的建設措施,尤其是在“十四五”這份文件中提出的關于綠色發展的概念,要求各部門在建設鄉村時,各種基礎設施以及生活所需的公共設施,都要著重于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,不得損害他們的自身利益。同時一些改造都需要在規劃區內實行,不得在規劃區外進行拆建工作,不得不說這樣的規劃十分符合農民的想法。
2.農村住房的設計與建造都需要合理化以及規范化
由于農村和城市的基礎設施存在差異,同時為了促進農村的發展,需要對農村住房進行現代化設施的改造,在改造的同時也需要注意一個點,就是按照原本的居住習慣進行改造,同時也要符合當地的氣溫以及其后條件,不能讓改造后的房屋無法居住,如果進行設計與建造后的房屋無法居住,那么就沒有改造的必要,屬于無效改造。
在進行住房建造的同時要注意設計新時代農房,要盡力將房屋中的設施與城市居住設施靠攏,解決生活能源問題,尤其是水電氣的使用方面,加大這些附屬設施的建設也是為了對農村房屋進行節能改造,讓設計出的房屋更適宜居住。同時建筑材料的選擇也需要規范化,采用建材時注意當地建筑風格,盡量將設計出的房屋與當地原本建筑搭配,這樣看起來更加和諧。
3.建造的同時也要樹立新的農村風貌,將歷史文化進行傳承
此前很多地區在進行鄉村改造的時候,會將村落中過往的歷史文化全部摒棄,就比如鄉村中的古建筑以及特色景點,在改造的過程中會被下意識破壞,這樣的行為無法傳承歷史文化。同時由于我國地大物博,各個村莊的古建筑與歷史古跡都存在不同,所以這些寶貴的文化基礎,即使是在建設新農村的同時也不能放棄,反而應該對這些古跡進行保護,鄉村就應該具有鄉村的特色,在進行建筑改造的同時也要保留傳統文化與居民住所。
同時政府在進行鄉村建設的同時,要按照國家發布的要求執行,堅持住不破壞地形地貌,不拆除傳統建筑,不砍老樹的風格,同時也不能再鄉村建造高樓大廈,這樣看起來就不倫不類。做到將就應該改造的部分好好建設,應該保留的部分好好保存,以此來傳承鄉村所獨有的歷史文化。
總結:從國家的這些規定中可以看出,國家日益重視鄉村建設的發展,意在期望每個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。如今的鄉村建設逐漸走向正規化以及合理化,相信這些規定能夠更好的促進鄉村建設的發展,期待未來能夠看見更加美麗,更加現代化的鄉村。大家對于鄉村建設有著自己的獨特意見嗎?歡迎一起討論。